雖然癌細胞基因組中的蛋白質編碼基因往往存在突變現象,但對于非編碼區域來說,它們的突變也會導致腫瘤的生長。*近一項研究則從乳腺癌中找到了這樣的例子。
癌癥基因組相關的研究已經有20年的歷史,基因組中2%的蛋白質編碼序列對于研究者們來說已經是豐富的保藏,其中研究者們已經找到了數百種與癌癥發生相關的基因突變,從而促進了多種癌癥靶向療法的開發。
而剩余的98%的基因組序列則都沒有蛋白質編碼功能,它們負責產生一些調控元件,介導基因表達的開啟與關閉。然而這部分序列的突變對于癌癥的影響目前研究并不清楚,而這并不是因為研究者們缺乏興趣導致的。
(圖片來源:Susanna M. Hamilton, Broad Communications)
*近發表在《Nature》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,研究者們發現乳腺癌基因組的至少9個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存在明顯的基因突變。這一發現除了揭示更多的與乳腺癌發生有關的新型基因以外,還幫助大眾了解到一類已知的基因是如何幫助乳腺腫瘤細胞逃脫**的。
事實上,*早有關啟動子區域突變的研究開始于2013年,當時有兩項研究發現黑色素瘤細胞中的TERT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存在突變現象。這一發現是**對癌癥基因組的"暗物質"進行探索。
那么,為什么后續沒有更多的研究出現呢?主要原因是啟動子的DNA序列富含CG堿基對,這一特征不利于測序技術的應用,因而難以準確地檢測基因組的序列特征。
對此,Rheinbay與Getz團隊采取了另外一種策略: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技術,能夠捕捉啟動子區域的序列,從而進行定向的測序。(對于某一種基因,有一個單獨的啟動子進行調控,彼此是一對一的關系)。這一技術能夠實現對高CG含量的DNA序列進行準確測定。
結果顯示,乳腺癌細胞中的9類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存在大幅突變現象:FOXA1, TBC1D12, RMRP/CCDC107, NEAT1, LEPROTL1, ALDOA, ZNF143, CITED2, 以及 CTNNB1.這些突變十分罕見,但對于癌癥的發生則十分關鍵。在上述9種基因中,僅有FOXA1是此前已經發現的癌基因。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能夠幫助乳腺細胞響應雌**的信號進行生長,而該基因的突變則會促進蛋白表達量的上調。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結論。
研究者們認為,受目前的研究樣本量限制,啟動子突變的篩選十分困難,結果也難以達到顯著性差異。因此,后續的研究中需要進一步增加樣本量,以期獲得更穩定的結果。